□ 本报记者 叶真 实习生 王邹红
高铁在夜间停止运营后,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体检”。当运行到不同的公里数时,高铁列车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检修。
由于高铁维修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技术队伍“老龄化”和人力成本成为高铁检修的痛点。如今,越来越多的铁路局机务段正引进数字技术,为高铁配上“手术机器人”。在上海铁路局动车段,一些劳动力高聚集性的检修工序正在展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革,引进由Jiuyou(中国)Jiuyou·官方网站,与合作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如何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近日,记者前往Jiuyou(中国)Jiuyou·官方网站,探访“高铁动车检修后市场智能化改造服务与应用”技术团队,专访该院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研究所教授卢倩。
1号“手术机器人”:
远程监控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
提升效率:330%
每天晚上,高铁会沿着轨道进入检修车间。在这里,轨道两侧竖立着三层高铁检修平台,相当于施工脚手架。检修人员可以顺着阶梯分别前往三层平台。第一层的高度大概到高铁车厢的窗户,第二层到车顶,第三层更高,离地大概20米,方便检修车顶受电弓。
由于脚手架的位置离车厢很近,在高铁列车开进来时,需要让这些“脚手架”的翻板垂直,防止碰触到车体。等车辆停稳后,再把翻板归位到水平位置,技术人员可以站上去检修。一般情况下,动车所需检修平台长达432米,共有196块翻板。在以往,技术人员会按动按钮控制这些翻板,但是时间长了难免出现设备老化,无法确保每一次都能够百分之百翻转成功。然而,当翻板没有全部翻下来,设备会采取保护机制,工人无法立刻开始维修,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从车头走到车尾,寻找到哪一块翻板出现了问题,排除故障后才可以工作,费时又费力。
为了及时查看这些翻板的状态,“高铁动车检修后市场智能化改造服务与应用”技术团队为它们装上了“眼睛”与“大脑”。“首先,我们在每一个翻板上都安装了非侵入式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出故障报警原因,看看是零件损坏或是线路短路等问题。而一旦出现哪一块翻板翻转不成功的情况,可以迅速定位,实现故障监测和故障诊断。”卢倩介绍。
目前,三层检修平台智能化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动车段、南京动车段,原本需要3—4个工人完成平台的巡视和检修,现在已不需要人工巡视,年均节约人力成本80万元,检修效率提高330%。“目前,团队正根据新的需求对这套系统进行机器视觉自动对接和算法优化。”卢倩说。
2号“手术机器人”:
物联网智能探伤机
提升效率:400%
高铁动车每天日晒雨淋,难免会产生裂纹,影响行车安全。但是,这些裂纹在初期并不明显,特别是在货运车辆连接两节车厢的轮轴处,尤其需要注意。防患于未然,我国铁路规定,轮轴轮对上的裂纹不能超过1.5毫米。多年来,寻找车辆是否存在裂纹十分重要,这项工作被叫作“探伤”。
以前,“探伤”需要工作人员喷涂磁粉后拿荧光灯照射,再拿着放大镜寻找。如此一来,不仅会损伤工作人员的视力,也会因为长期接触磁粉和荧光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一般情况下,一个轮轴轮对探伤大概是30分钟,也就是一个小时只能看2—3条,8个小时也就只能查看20条轮轴轮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视觉技术代替人眼做“探伤”,十分紧迫。2021年,“高铁动车检修后市场智能化改造服务与应用”技术团队设计了初代产品——将轮轴轮对放置在检修平台上,用高清分辨率摄像头代替人眼反复查看,一分钟即可检测一个轮轴轮对,将效率提高30倍。
2023年,团队对产品进行了升级,直接在检修平台上安装12个特殊的高清摄像头拍照,只要10秒就完成一条轮轴轮对的检查。
“拍照只是第一步,之后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对可能存在的裂纹进行识别。”卢倩告诉记者,当前,物联网智能探伤机已经取代了过去工人的工作,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电流跟踪算法也将探伤磁化时间缩短了80%,实现了毫秒级电流追踪,年均人力成本节约160万元。
3号“手术机器人”:
高铁转向架拆装数字孪生系统
提升效率:300%
高铁列车运行约120万公里后,就需要进行三级维修。这时,需要将高铁的车厢与下面的部分分离,即转向架的拆装。如何将这个重达3吨的“大家伙”从高铁上卸下来?
卢倩介绍,以往,转向架的拆除与小汽车装卸轮胎有些类似,需要使用液压系统慢慢顶起高铁车厢,让车轮露出,之后,工作人员钻到高铁下面进行卸螺丝等工作,再借助人力与吊装器具,将整个转向架平移出来进行检修。这一拆一装,需要6人次的技术人员工作4小时。
现在,依靠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安装机械臂等工作,全新的数字孪生系统已经应用于转向架拆装。
“现在的工作流程是,只需要1名技术工人点击pad屏幕后,就可以实现完全自动的顶起车厢、卸下螺丝等全过程。在pad的屏幕上,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动画模拟的现场装卸全过程。由此一来,拆装时间减少至半个小时,拆装效率提高300%,年均人力成本节约100万元。”卢倩告诉记者。
高铁检修后市场是高铁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高铁检修后市场的规模和需求将持续增长,为高铁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1c4280c-908f-4389-a72c-3711e90bf63f.pdf《新华日报》202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