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走进海洋生物,感受海洋魅力”的社会实践活动。隋延鸣博士带队,三名学生走进射阳黄沙港开始采集、鉴定海洋底栖生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留才、副院长齐志涛、副书记毕蕾、团委副书记王珂、学工办副主任郭海松随队前往。
一到黄沙港,大家就全副武装了起来,撸起裤脚,带上防晒帽,拿起捕捞工具,走进了滩涂。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滩涂的形成以及它的生态环境,并介绍了基本的捕捞方式。他提到盐城海岸线上有上千种的海洋底栖生物,如我们常见的螃蟹、沙蚕、海螺、鰕虎鱼等。在了解一些知识后,一行人带上自己的装备就向大海进军,B海洋202的瞿彬彬抄网就抓起了“跳跳鱼”。“跳跳鱼”学名又叫弹涂鱼,是虾虎鱼科、弹涂鱼属的一种鱼类。常依靠发达的胸肌柄匍匐或跳跃于滩涂上,退潮时在滩涂上觅食。其移动速度特别快,在海滩上犹如一个弹跳运动员,刚想动手去抓,它就已经跳远了。瞿彬彬来回挥网只捞起来一些水草,满头大汗却毫无收获。B生物202的韦轩见状过来帮忙,“彬彬,你在前面抓,我在后面堵。” “当你看见跳跳鱼的时候,你就已经抓不到它了。”齐志涛在一旁笑道。在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开始了一顿疯狂的“盲捕”操作,不看位置疯狂捕捞。第一轮捕捞过后,渔网里出现了两条“跳跳鱼”!“跳跳鱼”也被这种没有套路的捕捞法“弄昏了头”,乖乖束手就擒了。
正值盛夏,海水还带着温热。同学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海滩上,专注于海上的细小生物。“啊,又抓到了!”B生物212的严青云是专业的“螺蟹”收获者,一会的功夫就收获满满。细细长长的“中华拟蟹守螺”,小小红红的“绯拟沼螺”,还有数只会挥舞务着蟹钳的“天津厚蟹”,据说这可是做盐城醉蟹的原料。
“这可不是蚯蚓。”隋老师指着同学们手上细细长长的小东西说,“这是高蛋白的饵料生物-沙蚕。”在隋老师的指导下,同学用铁铲挖了两铲滩涂的土,用专用35目网筛进行细细地过滤,经过反复筛网,一条像蚯蚓的长虫从土里显现出来,原来这就是沙蚕,沙蚕头有腭,身体有两根短触手眼,各有疣足,用于移动。沙蚕是许多鱼虾蟹类的共同食物,可用于钓鱼的优良饵料。
同学们将采集来的海洋生物用酒精进行固定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后续的研究。
“海生学院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将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齐志涛指出,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致力于培养服务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隋老师讲解
社会实践小分队行动
过滤、采集样本
“这有一只沙蚕!”
“这螃蟹藏得挺深”
跳跳鱼“一家三口”
天津厚蟹
“中华拟蟹守螺”、“绯拟沼螺”
摄影: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