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推动教育强国战略
 
通讯员:李元元       责编:孙新华       审核:宋青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09-11 08:12:29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理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高等教育还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高等教育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能否实现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程度。这就要求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洪流中加以审视,要跳出就教育看教育,进而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助力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党和国家的事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

从1999年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再到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大跨越,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奇迹。此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以服务“国之大者”为核心使命,坚持“四个面向”和“四个服务”,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硬实力、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发展巧实力,进而为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处理好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整体与局部、眼前与长远等关系,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治校办学效能、实现高水平国际合作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程度,实现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同频共振。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学习体验的必然方向。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特别注重结构优化,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要实现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发展,满足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高等教育需求。要深入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学术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要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和引领辐射作用,尤其要扎实推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

二是建设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高质量的学科专业体系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依托,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满足学科设置条件,符合其建设规律,确保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一方面,我们要顺应世界科学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注重基础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的学科基础,找准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靶向,以高质量的学科生态体系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建设过程中强化自身优势,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跟随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亦步亦趋,而是要走自己的路,构建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三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体系。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作为兴教之源和立教之本,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确保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体系,首先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提高教师地位、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提升教师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的必要前提,要持之以恒地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质的生活环境。最后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统筹资源,拓宽选用渠道,优化引进程序,改善评审制度。总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推动学生发展。

四是建设高质量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的提出是党和国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必然选择。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推荐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国各个领域,高等教育亦面临着深刻变革。虽然“十三五”期间我们已初步建成了教育信息化支撑体系,但现代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传统教育数字化实践还未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深层范式,这需要我们持续推动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教育信息化支撑体系2.0版”,即以内在需求为牵引,以新兴技术为手段,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特别要大力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量子科技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广泛开展“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融合创新应用,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及评价体系升级等关键环节,助力课堂形态创新、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模式变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打破高等教育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壁垒,促进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相协调。

五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需要我们以系统性思维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其次,注重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协调好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构建协调顺畅的内外部关系,推进大学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最后,强调全局意识与协同治理。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层级治理与部门协同,以实现“1+1>2”的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8月22日10版,详情请点击http://zqb.cyol.com/html/2023-08/22/nw.D110000zgqnb_20230822_1-10.htm


 
来源:中国青年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Jiuyou(中国)Jiuyou·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